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职教本科创建中精准嵌入马院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月10日至14日全面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内容涵盖重要文件学习、信息化工具使用、课堂内容打磨、教学改革与思政课建设核心议题研讨等,氛围热烈而富有成效。教研成果展示活动于2月15日在博学楼A106会议室成功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
活动主要分为风采展示和议题交流两大项。风采展示环节又包括说课风采展和设计风采展,采取现场随机抽签的形式确定展示人选。

课程说课风采展中,张彤、孙子涵、贾树芳、来寿双四位青年教师依次进行说课。孙子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以“和”字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贾树芳结合亚冬会、DeepSeek等热点话题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程作用。教学设计风采展中,孙文丹、岳晓姗、马美妮、侯亚茹四位教师分别围绕四门思政课中的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孙文丹以“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专题为例,通过热播电影《哪吒2》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明确了青年的时代责任。马美妮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设计“问题链+知识树+案例库”教学模式,抛出“到哪里找出路?找到的出路是什么?找到出路的意义何在?”等系列问题。此次展示聚焦“课堂革命”目标,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理念,即从学生感兴趣、存疑惑的真问题出发,重构教学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随后,教研室主任围绕两大议题汇报研讨成果: 一是AI赋能,推进课堂革命走深走实,打造2.0版师生共创型课堂。“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提出基于学生“真问题”,深化“三融合”,实现育人使命;二是“大思政课”品牌建设路径。“德法”教研室强调整合校内外资源,与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开发沉浸式教学项目,构建“思政课程+社会实践+红色研学”协同育人体系。一个个金点子、新思路,汇聚成推动学院思政发展的磅礴力量。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海鸿充分肯定教师们在各项展示与研讨中的积极投入和丰硕成果,鼓励大家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开拓马院思政工作新篇,强调以“课堂革命”为牵引,破旧立新探索全新教学模式;以“人工智能”为引擎,赋能提质开启智慧教育新程;以“大思政课”为载体,铸魂育人构筑时代精神高地。
此次系列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改革征程中的一次有力探索,接下来,学院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不懈努力。
(撰稿:吴晓雨;审核:张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