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福玉一行赴滨海区企业实地考察,对接人才工作,共商政校企合作事宜,并参加校地合作座谈会。滨海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王西刚出席活动并讲话,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苏志强主持会议,山东海化集团、新和成、弘润石化等9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刘福玉介绍了学校办学能力、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情况。他指出,滨海区是国家级开发区,是全省、甚至全国重要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国家环渤海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南岸高端石化基地,区域集中布局了高端化工、先进制造等五大版块,中化、中石化、中海油、潍柴动力等大型国企均设有生产基地。滨海区是一座实力非常强劲、前景非常广阔的地域,这对学生就业实习非常具有吸引力。学校与滨海区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近几年,新和成、海化集团、润丰化工、国邦药业等企业先后接受我校800余名毕业生实习就业。学校与新和成自2020年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招生80-100人,双方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研究;与海化集团、新和成共同培育海盐制盐工、化工总控工、化工检验员等青年技师高技能人才500余名。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与滨海区高端化工、先进制造等多个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真诚期待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深化在学生实习就业、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全面推进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为“更好潍坊”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西刚代表滨海区向刘福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滨海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色产业优势、人才政策等情况。他指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学科门类丰富,特色优势专业多,化工、机电、机械等学科方面与滨海区产业领域契合度较高,双方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未来前景值得期待。相信通过本次校地合作,能为滨海区输入大量专业人才,为化学化工、机械机电等领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必将实现“合作共赢,产学双赢”。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校企共建、人才就业、后备人才培养、人才平台载体搭建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探索,为产才融合发展做出更多创造性贡献。
座谈会上,山东海化集团、新和成、弘润石化等9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用工需求,为学校毕业生提供近30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交流得知,目前262名学校毕业生就业于新和成有限公司,其中有3名校友成长为企业中层骨干力量。弘润石化、新绿化工、润丰化工都有30余名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公司对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都非常认可。

刘福玉与苏志强共同为学校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揭牌。座谈会前,苏志强陪同刘福玉一行到新和成、弘润石化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为双方合作夯实工作基础。
招生就业处、发展规划处负责人,智能制造系、机械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参加上述活动。
(撰稿:夏山峰;审核:刘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