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正文

艺术传媒系实践团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1-08-05     作者:任兴燕     来源: 艺术传媒系     点击: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让大学生真正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汲取知识和经验,2021年7月26号,艺术传媒系七名同学在系部党总支书记以及两名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一同来到了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大河社区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实践活动开幕

7月26日下午两点,艺术传媒系“大学生实践基地”在粥店街道大河社区正式挂牌成立!艺术传媒系党总支书记、两名辅导员老师、7名优秀学生代表以及街道党工委员宣传委员刘云杰、社区党委书记高学英及社区工作者参加了揭牌仪式,社区党委书记向大家介绍了社区的基本状况,艺术传媒系党总支书记介绍了此行的目的以及行程安排,优秀学生代表佟浩然同学做了典型发言。

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探访老党员——寻找红色记忆

揭牌仪式后,实践小分队随社区工作者一起来到了老党员李升武家里,一起聆听李爷爷的红色革命往事。交谈中我们得知李爷爷所在的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中为前线杀敌的队伍铺平了胜利的道路,他说:“共产党是最好的革命政党,为了我们的国家,架桥修路,运输畅通不辞辛苦!”李爷爷热情地回答着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每当谈到当年的光荣岁月,我们都能从76岁的老党员身上感受到浓浓爱国之情!

实践小分队与老党员合影

社区讲党史——传播红色火种

下午四点,艺术传媒系党总支书记在大河社区为大家上了一堂《习近平七年知情岁月》的党课,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的点滴,并阐述了梁家河精神:“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并以此号召在座的党员干部和同学们要“吃苦耐劳、担当奉献,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去!”

党课现场

泰山的脊梁——走进泰山挑山工

27号上午实践活动小分队来到了被称为“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风景迤逦,奇幻壮观的泰山让山科学子大开眼界,我们首先来到泰山的红门体验“泰山挑山工”的坚韧精神,“泰山挑山工”是泰山上一个古老的职业。为了弘扬泰山挑山工勇挑重担、永不懈怠的精神,在登山途中,同学们肩负重物,纷纷体验泰山“挑山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同学们埋头走路,踏实前进,把肩上重重的背包一直背到玉皇顶。体验过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刻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贯彻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体验泰山挑山工

“井”上添花——美化社区

建和谐社区,谱文明华章。27号下午,实践小分队来到了粥店街道,进行大河街道井盖的美化工作。错乱的井盖与周围的绿化环境格格不入,影响美观,小分队的同学们在社区的多个井盖上绘画出以节约环保,爱护环境等主题的彩绘作品。高耸的楼阁,头顶五星的小白兔,呆萌喜人的大熊猫,同学们用颜料和画笔为光秃秃的井盖“穿”上了外衣。此次活动吸引了社区居民和众多小朋友的关注,大家纷纷上前,为社区的美化添上了自己的一笔。

实践小分队与完成作品合影

探寻红色旧址——寻觅革命踪迹

为进一步持续深化“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宣传活动,教育引领青年坚定跟党走。7月28号,冒着蒙蒙的细雨,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展室。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刻地领悟到了革命先辈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抗日战争中,徂徕山起义诞生的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纵横驰骋,浴血奋战,成长为山东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为山东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传承的精神财富。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随后,小分队抵达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徐向前提写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12鎏金大字;背面刻有当年参加徂徕山武装起义的老战士,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撰书的769字碑文。在纪念碑下,实践小分队面向党旗,举起右拳,跟随艺术传媒系党总支书记庄严的宣读入党誓词。在毛毛细雨中,党旗愈加鲜红!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人生阅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同学们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情又一次得到了升华。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会牢记此次实践活动学到的知识和感悟,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稿:任兴燕:审核:张明)